平淡的问候让人丝毫看不出他们曾数年之久,阿诺德为了汤姆的事业推心置腹,汤姆却毫不留情地把他甩掉,就在业内以为阿诺德会彻底不能翻身的时候,阿诺德却出人意料地签下了一个备受瞩目的新星。
没有人能否定乔什·沃尔特的未来。
甚至有人预言,乔什会是最年轻的奥斯卡影帝获得者!
汤姆在商业片里的战绩令人瞩目,但他同样期盼自己可以得到一座小金人,然而时间越久,他的小金人之路就越艰难,乔什·沃尔特却已经走在了他前面,这不得不说是极大的讽刺。
作者有话要说: 这是第二更。
第122章 无所不能
采访原本预留了一个小时, 但因为《辛德勒的名单》给现场记者的印象太深刻,发问一个接一个, 采访时长不得不又延长了一个小时, 一直到11点半,乔什才拖着疲惫的步伐返回了酒店。
第二天竟然是个阴雨绵绵的天气,剧组原本打算在国家广场附近办一场露天宣传活动, 最后只能取消了,乔什在酒店一直睡到中午,全身每根骨头都睡得发软。
经纪人先生来敲门的时候,乔什正在用梳子对抗他乱得打结的头发,昨天他的头发上打了发蜡, 回酒店后时间太晚洗头没吹干就睡了,一起床头发张牙舞爪地往上竖, 就算沾了水去梳也没用, 每梳一下乔什都觉得头皮发疼,似乎下一秒就能变身英国人。
“你居然醒了?”阿诺德·凯恩斯一见乔什的发型就忍不住乐了,“喔,你的头发就像落基山上的小土包, 一根接着一根凸在上面。”
经纪人先生从乔什手里拿过梳子,把他的头发均匀地分到两边, 一下一下慢慢梳着, 不一会儿,乱翘乱蓬的头发就变得柔顺起来,经纪人先生又让梳子沾了一些水, 狠狠揉了两把乔什的头发,那些呆毛终于平整了起来。
“我猜……你来是有好消息。”乔什眼尖,很快就发现了经纪人先生带来的一沓报纸,拿起最上面的一张,“史蒂文·斯皮尔伯格重现犹太历史,《辛德勒的名单》看哭观众。”
“《辛德勒的名单》首映,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最好的一部作品。”
“奥斯卡·辛德勒与阿蒙·戈斯——连姆·尼森和乔什·沃尔特的激烈碰撞。”
《纽约时报》、《洛杉矶时报》、《华盛顿邮报》……全美最有影响力的几家报纸都报道了《辛德勒的名单》首映的盛况,《纽约时报》的专栏记者更是呼吁入主白宫的那位民主党总统好好看看这一部电影——海湾战争的阴影还在眼前,制造战争等于制造灾难。
一夜之间,《辛德勒的名单》就从人人不看好一跃成为1993年度最受期待的电影,作为主演,连姆·尼森和乔什名气大涨,影评人也毫不吝啬地送上溢美之辞,称赞他们用表演支撑起了这部经典之作。
翻完媒体报道,乔什又将视线投向影评人专栏,不出意料,几乎所有开辟了影评专栏的报纸都发表了对《辛德勒的名单》的看法。
《洛杉矶时报》的影评专栏一连用了三个来表达心情,虽然《洛杉矶时报》的侧重点在电影本身,但它也没有忘记给予乔什赞美——作为乔什的铁杆支持者,《洛杉矶时报》一向不掩饰它对乔什的偏爱。
“乔什·沃尔特职业生涯中又一次突破,从《闻香识女人》中懦弱善良的男学生查理,到《辛德勒的名单》中冷血残酷的阿蒙·戈斯,乔什·沃尔特一直在突破演员的极限,他总是能够稳定地把握角色,就像一台精准的仪器,角色的人生尽在他掌握之中。”
《芝加哥太阳报》、《滚石》和《综艺》等杂志的影评人都纷纷发表了对《辛德勒的名单》的评价,绝大多数媒体都认为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突破了自己奉献出一部经典之作,乔什在电影里的表现也收获了一面倒的好评。
当然,一片和谐声中也从来不缺少恶评。
乔什几乎一整年都在拍戏,也极少在媒体上露面,但他的老朋友《国家问询报》从来就不曾忘记过他,在乔什远去波兰拍摄《辛德勒的名单》期间,《国家问询报》就大肆鼓吹电影的失败,并且强调选择乔什必然是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导演生涯里最后悔的决定。
《辛德勒的名单》宣传期间,有媒体就《国家问询报》的预测采访过斯皮尔伯格,导演先生狡黠一笑:“没错,选用乔什确实是我最后悔的决定,我的妻子凯特昨天才和我抱怨,孩子们现在最喜欢的人是乔什,不是他们的爸爸了。”
而在乔什接拍《肖申克的救赎》和《生死时速》两部影片被曝光后,《国家问询报》又开始唱衰两部电影——“乔什·沃尔特根本没有挑大梁的能力,《闻香识女人》能成功是因为阿尔·帕西诺,《不羁的天空》里所有的关注都被瑞凡·菲尼克斯抢走,观众眼里从来没有乔什·沃尔特的存在,但他却大言不惭地把电影成功的功劳归结到自己身上,简直令人感到羞耻。”
看着报纸上印着的quirer两个词,乔什就感觉一阵头痛,他示意阿诺德把这份报纸丢远一点,阿诺德却兴致勃勃地看了起来:“你不好奇他们又说什么了吗?”
“乔什·沃尔特本身就是一个冷血的恶魔,他在扮演他自己?”乔什随口答道。
谁知刚一转头就看到阿诺德满脸诧异地盯着自己,乔什眼珠一动:“不是吧?”
“是。”阿诺德感慨道,“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