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夕明白,谭校长对自己很有意见。
这种意见不是讨厌,也不是说她做错了什么事,而是不喜欢。
很简单的道理,没有人喜欢惹事谁非的孩子,哪怕都是别人招惹了那个孩子。
世人都喜欢乖巧的听话的懂事的孩子,而不喜欢过于张扬,过于任性,过于强势有主见的孩子。
好在柳夕也并不在意谭校长对自己喜欢与否,她做事,一切全凭心意,对就是对,错就是错。
柳夕知道,其实就算今天她不揭穿于文凤和于红梅不是亲生父女的事,谭文正也会保护她。
这是出于校长的尊严,出于对学生负责的义务。
但柳夕还是自己出了头,既然她自己有解决的能力,她的事情就她自己解决。
师父曾经对她说过,永远不要依赖别人,哪怕是一次。
因为你无法左右别人的想法,只能决定自己的想法。
你永远不知道对方会不会因为某种原因放弃你,也不知道对方来不来的及让你依靠,也不知道对方有没有能力让你依靠。
人都是自私的,所以只有自己才会对自己百分之百的好,才会拼命的为自己着想。
于文凤这种人,极度的自负赋予了他极度的自尊和自信。
他一旦强势起来,柳夕不知道谭校长能不能够够保得住自己。
就算他有能力保得住自己,又愿意不愿意顶住得罪一位知名大律师,同时还是紫青藤成员的代价,护住她一个普通学生不进公安局。
所以柳夕亲自出手,如此一来,一切都能按照她的想法解决。
唯一不好的是,给谭校长又留下了一抹不好的印象。
然而世事岂能两全,好在两个月就高考了。
到时候天空任鸟飞,海阔凭鱼跃,谭校长对她的印象是好是坏,对她来说已经不重要了。
中午放学时分,柳夕照例去了图书室,专门找了关于道教起源的书籍来看。
尤其是讲述龙虎山、茅山和崂山道派的书籍,能找到的柳夕统统找了出来。
以前她走马观花的看书,还不觉得道教的起源传说有什么奇怪的地方。
这一次听了云客的话,带着目的性去翻阅,果然发现了很多有用的东西。
修道世界里,修士所修的道,指的是天地间的规则,是万物间的规律。
明悟了天地的规则,修士就有了驱使天地规则的力量。
直到彻底掌控了某项规则,这项规则就会化作修士的道果,成为修士本源的力量。
而这个世界的道教,尊崇的是拟人化的神仙。
比如三清,比如天庭众神。
柳夕当初根本没有把此方世界的道教,联想成修道世界的道,只是匆匆扫过一眼后,便不再多看。
这时再看,她顿时有了很多的发现。
老子的《道德经》,短短五千字,阐述了天地之道,自然之道,红尘之道。
而这三种道果,基本概括了修士所修的所有道果。
修士对时空规则的理解和掌控,修士对天地力量的运用,修士对因缘报应的摸索。
柳夕可以肯定,这个被尊称为老子的李耳,一定和她一样来自修道世界。
她甚至能够凭借《道德经》的阐述,猜测他的身份——六千多年前,阴阳宗首席弟子李不语。
相传阴阳宗首席弟子李不语,修为刚踏入元婴境界,便自悟法术一气化三清和坐忘无我。
然后凭借一气化三清的功法,越级挑战化神境界的邪派血袍老祖,斩断了对方双手,差点就把血袍老祖就地斩杀。
此战过后,李不语的名字响彻当时的修道世界,被认为是修道界年轻一辈最顶尖的强者。
后来李不语奉师门之命探索巫族废墟,消失在深渊魔洞,至今已有六千多年,这个名字依然是修道世界的传说。
柳夕感慨的叹息一声:终于找到你们的痕迹了,我的前辈们。
她又从《聊斋志异》中找到一篇关于崂山道士的文言文,里面描写了道士师傅和两位客人喝酒时施展法术。
酒壶中酒水永远喝不完,随手剪纸成月,可以扔筷成美女,可以移形换影到月中饮酒。
柳夕心里暗道:酒壶中的酒喝不完,那是隔空取物的手段。
剪纸成月,这是符箓。
扔筷成美女,且做霓裳舞,这是幻术。
移形换影到月中饮酒,这个是须弥纳芥子的空间神通。
柳夕可以肯定,书中描写的道士师傅和这两名客人,全都是来自于修道世界的修士。
三人居然聚在一起喝酒,证明他们彼此找到了对方。
柳夕心脏砰砰的跳了起来,一直压抑的心情都有些飞扬起来。
这至少证明了一件事,她并不孤单。
面对强大的巫族异能者,她也并不是势单力薄。
不过这些前辈现在隐藏在什么地方呢?他们是以什么身份生活?
这一点柳夕暂时还没有答案,但她已经不像初来时那么惊惶,她可以去前辈们曾经出现过的地方慢慢寻找。
只要他们还活着,柳夕就有把握找出他们。
柳夕继续翻看着面前的书籍资料,茅山道术一直在书中被认为是驱鬼诛魔之术,但柳夕却不这么认为。
茅山道术分明就是符箓师使用的符箓而已,应该是一位擅长画符的前辈随手传下的简单符箓之法,用来驱鬼诛邪倒是够用了。
就像柳夕与楚彦春打斗时,就使用了好几种符箓。跟云客打斗时,也使用了六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