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实为传说,请不要随便尝试,后果自负)
那一年,许家安在老家过暑假,病了,溃疡,身上起了带状疱疹,连续看了几天的医生都不见好转。疹子还越出越多。
西医打点滴,擦药膏,吞药片。中医喝苦茶,洗草药。折腾得不行,却一直不见好转。没几天,整个圆圆的苹果脸就不见了,也由于疹子痒,晚上睡不好,白天不是整天打哈欠,就是像发瘟的**一样,头一下一下地点着。
许妈妈整天陪着,心痛着。
上午排队看医生,下午打点滴,晚上热水敷针口去淤青(打完点滴按压不当,形成淤青),熬草药洗疹子。中间还要抽空看中医,找时间熬中药。
不要说许家安,就是许妈妈也瘦了很多。
一连几天之后,一天的晚上邻居老爷爷都上门来看望了,没了淘气鬼串门子,寂寞难奈啊!
一进门就看到许家安坐在椅子上打瞌睡。
小小的身子半滩半靠着椅子,小头垂着,胖脸上的小没了,粉红的脸色没了,那个讨喜的笑脸更是不见,“怎么不让她睡床上?”
“她身子痒,一睡床上她就抓,一抓破皮就出水,她喊痛。我还要煮药,看她不住,只能让她坐着。”许家安一边看着药锅子一边说。
老爷爷摇了摇头,了许家安的小头,“我明天再来看她。”说完,双手背在身后,弯着腰,慢悠悠地走了。
第二天的傍晚,老爷爷拿着一小锅白色的汤过来。
许家安继续坐在椅子上,弱弱地叫了声,“太公爷爷。”
太公爷爷将汤交给许妈妈说,“让安安吃吃看,有益的,对她的病好。”
这爷爷在村子里可是有名的,有名的不是医药方面,而是他的年岁和辈份,听说已经八十多了,现在村子里的都是他的后辈,年轻的都对这爷爷很是尊敬。
许妈妈不想也不敢违老人的意思,可是许家安的肚子除了吃西药,渴中药已经没有多少空间了,饭也只是吃一点点,于是说,“她都没什么胃口,这么多怕吃不完。”
“正爷爷让你给,你就给吧!”许爸爸拿着晚上的要煮的菜进来说。
——————
那一晚,或是说那一顿,让许家安一辈子难忘!
那白汤没什么特别的香气,只有淡淡的的味道,入口的汤是咸的,淡淡的咸,带着浓浓的鲜,甜,有着一种让一饮再饮的yù_wàng,一勺接一勺的喝着。
汤里只有一些白色的像是粉条样的东西,咬了一条,不是粉,像鲜鱿鱼一样滑滑的,很嫩,很脆,一咬即断,嚼起来很是爽口,吃完一条,就会再想吃多一条。
一锅份量不少的汤连渣,许家安一人全部吃光,吃完,许家安打着饱嗝,眼睛打着架上床睡了。是一个久违的好觉!
如果只是一锅好汤,许家安并不会太难忘,真正难忘的是许家安知道汤的材料之后,许家安将汤记住了,还记了一辈子!想忘也忘不了!
——————
或者是睡好了,所以第二天许家安的神特别好,身上的疹子不但没有增加,还退了一些。晚上,吃过饭,吃过药,许家安又开始串门子了,太公爷爷家,目的想再吃一次昨天的汤。
有礼貌的叫人,讨好的小声说话,拉衣服,撒娇,晃手臂,嘟嘴,说好话,撒赖,槌骨,捏腿,软磨,最后更是硬扯,扁嘴,大嚎,流泪,磨地,能用的法子许家安都用了最后只拿到汤的名字,很威武,名叫——地龙。
许家安生气了,挥一挥衣袖,很想不带走一片云彩,但是却带着一身的红粉(乡下房子的地面不铺瓷砖,而是一种会掉粉的砖片子,一轮磨地之后,许家安的衣服已经粘满砖子的红色粉末),你不说,我不会回家找别人做吗?转身就回家。
找许爸爸,说要喝地龙汤!
许爸爸说没听过,不会。
找许妈妈,说要喝地龙汤!
许妈妈说,不会,没听过!……
病,很快就好了,身上只留了一些疤痕,那个许家安口中的无良的医生(这一次看病,他给许家安开的针剂都是点滴,许家安的两只手和脚都像给人揍了一顿似的,青黑青黑的,在病好得差不多的时候,许家安求情,问能不能不打点滴了?医生说不行,于是许家安恨上了他,就叫他坏蛋,无良的)说,许家安现在还小,按时擦药,过一阵子疤痕就会淡的。
然后许家安时不时就会想起那汤,于是……
找爷爷,爷爷笑了笑,按许家安的说法,那笑是一个欠揍的!没说话。
找外公,外公叹了口气,带点无奈地说,想喝只能找你太公爷爷,这个我也不会做。
疑惑不满,无奈,渴望,于是许家安低头了,拿着许妈妈的家常靓汤,爱心小菜——这都是许妈妈煮给许家安补身子的。
敲着太公爷爷的家门,求汤来着。
“太公爷爷,这是妈妈让我拿来的,说是谢谢你送的汤。”许家安很乖巧地说。
“替我跟你妈妈说声谢谢她,那汤只是举手之劳而已。”正太公当时并没有不觉得有什么不对劲的,因为许妈妈也常常煮好吃的拿过来。
于是在许家安的期盼下,吃光了菜,喝光了汤。
在许家安收好了盆子的时候,他看到许家安一脸的坏笑,“安安,小孩子是不能做坏事的,不然没有人会喜欢你的。”很直接的批评,语气带严肃。
“我,我又没做坏事,做错事的是太公